打坐調身~何佳修1996/05/30
All rights reserved
www.kongfu.org
打坐是要講究許多功夫與細節的
若無正確的觀念
一入手就是錯的
再來要講究時間場所衛生等等
然後才談到打坐本身
以心色二法來分
打坐可以調身調息調心三方面來漸次入手
先說調身
以毘盧七支坐法來說
有五大要求
一. 結跏趺坐
所謂結跏趺坐 就是指盤坐
有散盤單盤雙盤等 由易而難 自然以雙盤最佳
先盤左腿為如意坐 先盤又腿為金剛坐 其中又有不同
此為下出氣 令結跏之氣入於中氣 將地大之氣收入中氣
可修大力 暖氣易生 不為外障所損 可對治嫉妒
二. 手置臍下
兩手仰相疊 拇指相接 為定印 左上右上又有不同
與盤腿方式可相配合 置於腳上或蓋布上
有些人誤會是懸空而靠在臍下 則易致僵硬不自然
此為平住氣 令命門相火入於中氣 水大之氣收入中氣
使火漸熾燃 得開解八萬四千脈結而入定樂
可對治瞋心
三. 脊直肩張
這與太極拳對身體的要求是一致的
脊柱伸直 肩膀擴張 不可彎腰駝背 前俯後仰 左右動搖
甚至氣動靈動 都有礙修定 肩不可聳起 不可僵硬
否則容易緊張 自然而然胸腹背脊飽滿撐起 
但不可刻意用力 否則必導致緊張僵智
是放鬆後 氣實體內 自然而然
此為遍行氣 令寬舒之氣入於中氣 將空大之氣收入中氣
不為修氣之病所轉 中氣易於顯露 可對治癡心
四. 頸曲壓喉
頭正頸直 下巴收斂 頸曲是說側面看來像是勾著下巴
微有壓住喉結的感覺 但不可太過 並不是真的彎曲頸項 
如此成脊直之勢 上下承接貫通流暢 才不致使腦部缺氧或衝血
此為上行氣 令鼻出入之氣入於中氣 將火大之氣收入中氣
使頸動脈不亂 超覺之無分別智易生 可以對治貪心
五. 舌上視集
舌抵上顎大概是個眾所週知的常識了
其好處有接通上下氣脈 易生津液等
道家稱為搭鵲橋 為接通任督二脈的動作
視集並非要你眼觀鼻而成鬥雞眼
這裡頭有好多種解釋 各家各派說法不一
大致是以觀想的集中力與眼識的配合
有內觀外觀等不同方式 需有具正確知見的良師指點
此為命根氣 令命根真氣入於中氣 將風大之氣收入中脈
業氣成淨氣由中氣進入中脈 貫通中脈智慧氣開發
超覺無分別智 可以對治慢心
以上身直故脈直 脈直故氣不亂
氣不亂故身寂 從而能夠入定
打坐是鍛鍊心性 開發智慧
強身練氣只是過程絕非目的
不宜捨大求小
至於需不需坐墊 雖是末節 也是基礎
當真功夫到家 固然無礙
但初學入門 或功夫未到者
仍需講究
以初學者而言
雙盤實屬不易
單盤或散盤若無坐墊 則容易身不安穩
易向後仰 因此需以一小墊將臀部微微墊高
其高度因人而異 總是做的平穩舒適不易動搖為準
若能雙盤者 坐來四平八穩 則無須此再加此一小墊
但仍應有一蒲團或坐墊為宜
並且不拘寒暑冷熱 打坐應以巾褥包腿
因入定時已達世界息 即是一般所謂毛孔呼吸
全身毛孔張開 不宜當風受寒 易生弊端
且下座時 一定要推腳 按摩週身
暢通血脈 否則細法滯於體內 久必生變

先談到這兒 有空再說
各位若有興趣 一定要找具有正確觀念的老師指導
要緊要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