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老架與二十四式~何佳修~1996/05/21
All rights reserved
www.kongfu.org
向者太極拳之起源,眾說紛紜,據民初武術史家唐豪考證,太極拳之創始者為明末清初戰將陳王廷。陳氏原居山西洪洞一帶,自陳卜移居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為陳卜以下第九世。
陳王廷所造之太極拳共五路,另有砲捶一路,初僅於族人中流傳,而不傳於外姓。數傳至十四陳長興,約五路太極為一路,稱頭套十三勢,與砲捶並練,為老架系統。時有楊露禪氏,慕太極之名,用心刻苦,陳長興遂將拳藝傳之,此為太極拳傳於異姓之始。
楊氏後赴北京傳藝,所從習者多有滿清貴族貝勒,基於種族、政治、與富貴者體弱、意志不堅諸因素,遂將陳氏太極拳簡化,此為其後傳世之楊氏太極拳。楊氏於北京打遍京畿武林,未逢敵手,號稱「楊無敵」,從習者眾。從此又衍生出吳氏、武氏、郝氏、孫氏、鄭式諸家太極拳。
陳氏十五世陳有本,於老架基礎,捨艱難動作,另創新架,新架除頭套十三勢外,另有二套小架,圈小而多,又稱呼雷架或屹顫架。十六世陳清平從陳有本學新架,入贅趙堡,與當地武術交流,於新架基礎上又創趙堡小架。
陳氏太極之特點為剛柔並濟,強調週身纏絲,行氣、運勁皆呈螺旋弧線,所謂柔行氣、剛落點,皆不離一纏絲之運動。其動作陰陽交融,快慢有致,舒展中寓有緊湊,多發勁與擒拿手法、震腳、竄蹦跳躍、閃展騰挪,與一般人印象中的太極拳頗有出入。
杜毓澤老先生從陳氏十六世宗師陳延熙先生學習老架頭套、炮捶,復從陳名標先生學新架中二套小架,即呼雷架,拳藝精湛,功力深厚。
李師章仁,曾從陳氏太極拳杜毓澤學習。其中杜毓澤、陳明崙等老前輩對李師影養最大,而李師也因感於杜公所傳陳氏太極拳蒼勁古樸、精深細膩,最為喜愛,遂以此一拳路為專攻,深入鑽研、卓然有成。
李師年紀不過三十出頭,但推廣國術不遺餘力,教授拳法已近十個年頭,曾赴美表演,也曾受外交部僑務委員會委請,於國內外教授國術,可為桃李滿天下。
原本陳氏太極拳入手是以老架不方不圓架子為主,但李師積多年教學經驗發現已老架入手,稍嫌艱深繁複,遂將老架中困難重複的動作簡化刪除,編訂出此一套陳氏太極入門架,以利初學者入門。此一拳架雖曰入門,雖曰簡化,然其大要仍與老架如出一轍,契合太極拳理,先從築基練起。凡樁步弓馬、進退舉足、分腳擺腿、竄躍震腳、發勁行氣,都以週身整合的纏絲鍛鍊為主,先求架勢中正安舒、開展大方,各細節之正確與協調性尤其重要,凡此皆須經師資指導,否則不易掌握其中關竅。學習陳氏太極拳倘以此架入手,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這是多年前的舊教材上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