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大法輪度有情 人間佛教為先驅

 雪峰放光時,象骨山方圓百里,數十萬人為之驚異,紛紛上山一探究竟。待得知是大師在樹洞中成道,無不歡喜讚嘆,皈依於雪峰。像這樣的放光才算得上真正的上品成就。

 傳統佛教為方便推廣,總以淨土法門為主,是以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說法,因為傳統中國政治社會結構中,掌握權勢與地位的多為年長者,為得到他們的認同與信仰,不得不因應這些人的根器,所謂「為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以他們最關心的生死問題作為入道因緣,讓他們學習佛法。但也因此給人一種錯誤印象:學佛就是學死,學佛就要求往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現在的佛教界大家都在提倡「人間佛教」、「人生佛教」,就是為了要打破這種成見,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佛法有其圓融、活潑的一面,有其積極而生活化的意義,即六祖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這一點雪峰早在唐朝就已經做到了!中國的宗教界一向有種奇特的習俗︱近廟欺神,住在寺廟附近的人,或許因為距離太近,失去了一般信仰所需的神祕感,反而還不如遠道來朝拜的信徒虔誠;但這情形卻未在雪峰發生,閩後縣雪峰附近幾十鄉人都皈依在其座下。象骨山附近的居民幾乎全是他的弟子,平時耕作維生,農閒則跟隨他學習佛法,整個象骨山周圍就是個佛教化的人間淨土,正是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先驅。



傳禪不傳密 有其因緣

 雪峰在此是以禪法傳教,他既然是禪密雙修,為何卻僅只宏揚禪宗而不傳密宗?要知中國密宗在唐玄宗時,「開元三大士」︱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不空三藏來華後,盛極一時,金剛智與善無畏之弟子一行皆為大唐國師,不空更為玄宗、肅宗、代宗三代帝師,集朝廷百官之歸信於一身,不僅使京師洛陽的士人接受了正統密宗,並將密宗傳播到全國各地。玄宗並在受不空灌頂之後,於宮廷中設置壇城,稱為內道場。一時國朝內外,密宗之風大盛。武宗滅佛之舉固然是以佛教寺產過多,動搖國家經濟為考量,佛教(尤其是密宗)的「勢力」過大,恐怕也是原因之一。「會昌法難」發生,密宗首當其衝,首先被毀的就是宮中的內道場,之後事態擴大,終於在武宗會昌五年詔令毀盡天下佛寺,強迫僧尼還俗。由於密宗最重視儀軌,修行時有許多的法器,如:金剛鈴、金剛杵、彎刀等,一旦毀佛,壇場、儀軌盡失,無法再公然弘傳;反而禪宗要掃除一切意義,叫人放下一切,但用此心,觀照默察,不具形式的修行方式,得以在毀佛之後繼續發展。「會昌法難」時佛教各宗都大受打擊,唯獨對禪宗卻影響不大。而中國密宗在此事件之後,表面上已經完全斷絕失傳,但實際上是以「一印一明」修獨部法的方式依附在禪宗叢林中。當此之時,雪峰衡量局勢,認為不是密法興盛的時機,因此普遍以禪法傳教利生,密法則僅傳於少數入室弟子,外人多半不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