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道風精進

  攝受閩南一帶

 影響所及,整個福建各大寺院道場的道風也都還能保持得很好。像泉州承天禪寺也是雪峰傳出來的,現在的住持圓覺法師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出身於雪峰,住鼓山禪堂多年,小時候就非常精進,每天都很用功。我回去福建時,聽說他從文革時就住持興化縣圃田廣化寺,最近道宣法師告訴我,承天寺慕其道心,現在已經請他去擔任住持,承天寺也是能左右閩南道風的大叢林,這次請圓覺法師出任住持,就是為了借助他在雪峰、鼓山的經驗,來提振承天寺與閩南一帶的道風。

 雪峰的道風為何如此興盛呢?這與他所發的道心及行持有關。雪峰未悟時,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到處參學,尋師問道;悟了之後,還到象骨山雪峰上加行用功;成就以後更大轉法輪,興顯禪宗;無論在哪個階段來看,雪峰「上成佛道,下化有情」的切願與精進都是絲毫不懈的!



巖頭全豁 

  善友良伴

 當雪峰作禪和子時,有幾個好朋友,也就是所謂的同修、同參。頭一個是巖頭全豁、第二個是船子和尚,三個人一起行腳去參學。當時他們參學不像現在人留學,先存了一筆錢,然後出國去遊學,而是念動即行,隨念而止,有地方掛單時還好,不然就得餐風露宿。

 有一天,一行三人到土地廟裡過夜,船子和尚倒頭就睡,雪峰猶自盤起腿子來用功。巖頭與雪峰同詣德山,先已開悟,為雪峰的師兄。巖頭看雪峰還在用功,就問他為何不睡,雪峰答以一事未明「黑漆漆外尚有何物?」我們一般人一閉起眼睛用功,不管是參禪、念佛也好,還是持誦真言也好,眼前總是黑漆漆一片,用功就是要打破這黑漆漆的障蔽,透出智慧光明,也就是所謂「明心見性」。

 巖頭就說:「汝道一句!」要為雪峰印證。當時雪峰在德山座下得了一句話,正在將悟為悟之際,讓師兄一點,當下即悟,告訴師兄「黑漆漆的桶子已拆穿」,從此以後,雪峰的境界更高出於師兄,道的更徹底。

 由此可知雪峰的成就除得力於其根器出眾外,更因他念茲在茲的精進,念念不斷地用功。

 無論在博學多聞、智慧無礙、教學方式上雪峰都獲得後世極大的肯定,六祖以下若是沒有雪峰與馬祖、百丈,禪宗就無法大演宗風、發揚光大。現在(?)全中國和尚有八十多萬人,出於雪峰門下者居多,另一支則是出於臨濟宗。



忠懿王傾誠襄助

  雪峰存象骨創院

 而雪峰當時地位之高,除了獲得僖宗賜真覺大師之號與紫金袈裟外,佛教史上著名的閩國忠懿王王審知也是大師的知交,大師在雪峰創院得忠義王之助力不小。《雪峰志》卷三有王審知「初捨錢二十萬、創橫屋二間,次捨錢三十萬、創造法堂廊廡方丈等宇」、「執權霸位,響師道化」;《宋高僧傳》卷十二「閩王王氏,誓眾養民之外,雅隆其道」、「增宇設像、鑄鐘」、「充其眾」等記載都是閩王支持雪峰佛教事業的證據。而閩王對雪峰的信仰也見於《雪峰志》卷三「問莫不大備師」,顯然它對雪峰的支持已超過一般政治性的目的。後來閩王還以雪峰的大弟子︱鼓山聖晏為國師(這就是後人稱鼓山聖晏為聖晏國師的由),如此更凸顯出雪峰地位之尊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