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悟道即見道
由教下研究經典的眼光來看,禪宗所說的悟道即是見道,見什麼道呢?見「緣起性空」之道、了解「不生不滅」的道理。見道以後就絕不會退轉,要是還會退轉,就不是真正的見道。在小乘來說,初果羅漢就已見道,初果羅漢要成為阿羅漢,只要經歷七次轉世,就能夠成功。一般人轉世七次,早不知轉到何處去了,哪裡還有什麼把握?敢說能不退轉?但初果羅漢見道得不退故,每一世都能繼續修行,相續不斷,因此經七世修行,即得成就阿羅漢果。若依大乘說法,則初地方能見道,所見為我、法二空之道,更較小乘唯見我空為高。因初果見道僅斷見惑,思惑未斷,初地見道則見、思俱斷,故二者之見道,名稱相同而境界不同。
以大乘的觀點來說,悟道或是見道後更要修行。舉法相唯識學為例,唯識行者共分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其中通達位又叫做見道位,修習位又叫做修道位,這裡清清楚楚指出:見道之後還須修道,才能達到最終圓滿的究竟位。根據大乘經典所載,即令八地菩薩、四果羅漢,還是要修道。四果羅漢不是已經到了無學位,何須再修呢?其修法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修行,乃是不修而修!一般人不外是早上念個普門品,下午念個彌陀經,定課以外的時間,仍舊在世間法裡頭打滾,與常人無異。但是到了八地、四果的境界,是毫不退轉,每一剎那都在修、自然而然,念念相續,不動地修、不修而修,待人接物無不在道中;與你說話時,他仍在用功、仍在觀照當中,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一點兒都不含糊,這個才真叫修行、真叫用功,四果羅漢是這樣,八地菩薩也是這樣,入平等流,念念平等,都是在用功辦道中,因為我們佛教裡只有常精進菩薩,而沒有常休息菩薩!
雪峰之名 其來有自
雪峰在德山宣鑒處得法之後,又經歷數年行腳,回到了當時的閩國,也就是如今的福建。
過去在大陸常常可以看見些四處雲遊的行腳僧,禪宗裡有句話說:「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也是個有名的祖師,他在八十歲的年紀還在行腳,為什麼呢?因為常住生活安定,不易悟道,所以要在行腳時從環境各方面的變遷去體會無常,並且去參訪各地的善知識,才較容易悟道。
根據《宋高僧傳》的記載
,懿宗咸通六年,秋七月,雪峰登上了福建閩後縣(今林森縣)白沙鄉的象骨山,在此地加行用功,並改象骨山為雪峰,以之為其號,此即為『雪峰』之名的由來。
由教下研究經典的眼光來看,禪宗所說的悟道即是見道,見什麼道呢?見「緣起性空」之道、了解「不生不滅」的道理。見道以後就絕不會退轉,要是還會退轉,就不是真正的見道。在小乘來說,初果羅漢就已見道,初果羅漢要成為阿羅漢,只要經歷七次轉世,就能夠成功。一般人轉世七次,早不知轉到何處去了,哪裡還有什麼把握?敢說能不退轉?但初果羅漢見道得不退故,每一世都能繼續修行,相續不斷,因此經七世修行,即得成就阿羅漢果。若依大乘說法,則初地方能見道,所見為我、法二空之道,更較小乘唯見我空為高。因初果見道僅斷見惑,思惑未斷,初地見道則見、思俱斷,故二者之見道,名稱相同而境界不同。
以大乘的觀點來說,悟道或是見道後更要修行。舉法相唯識學為例,唯識行者共分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其中通達位又叫做見道位,修習位又叫做修道位,這裡清清楚楚指出:見道之後還須修道,才能達到最終圓滿的究竟位。根據大乘經典所載,即令八地菩薩、四果羅漢,還是要修道。四果羅漢不是已經到了無學位,何須再修呢?其修法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修行,乃是不修而修!一般人不外是早上念個普門品,下午念個彌陀經,定課以外的時間,仍舊在世間法裡頭打滾,與常人無異。但是到了八地、四果的境界,是毫不退轉,每一剎那都在修、自然而然,念念相續,不動地修、不修而修,待人接物無不在道中;與你說話時,他仍在用功、仍在觀照當中,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一點兒都不含糊,這個才真叫修行、真叫用功,四果羅漢是這樣,八地菩薩也是這樣,入平等流,念念平等,都是在用功辦道中,因為我們佛教裡只有常精進菩薩,而沒有常休息菩薩!
雪峰之名 其來有自
雪峰在德山宣鑒處得法之後,又經歷數年行腳,回到了當時的閩國,也就是如今的福建。
過去在大陸常常可以看見些四處雲遊的行腳僧,禪宗裡有句話說:「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也是個有名的祖師,他在八十歲的年紀還在行腳,為什麼呢?因為常住生活安定,不易悟道,所以要在行腳時從環境各方面的變遷去體會無常,並且去參訪各地的善知識,才較容易悟道。
根據《宋高僧傳》的記載
,懿宗咸通六年,秋七月,雪峰登上了福建閩後縣(今林森縣)白沙鄉的象骨山,在此地加行用功,並改象骨山為雪峰,以之為其號,此即為『雪峰』之名的由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