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韋馱獻杵第二勢(大腸)

宋朝有一位高峰妙禪師 ,打坐禪修,其間曾與韋陀護法之間有段故事:高峰妙禪師在打坐時很容易昏沉,為了改掉這個習氣,所以就將打坐的地方移到一個懸崖上,崖高有數十丈,如果昏沉來了,一不小心就栽下去,就會粉身碎骨。高峰妙禪師藉此來警惕自己,希望能改正打坐昏沉的毛病,但是習慣豈是那麼容易改正的,有一次就真的掉下山谷去了,但是他的這種決心感召韋陀護法來相救,可是卻也起了貢高我慢的驕傲心態,使得韋陀菩薩不願再護持他,但是高峰妙禪師後來因為真心的懺悔,使得韋陀菩薩再度地來護持他。

其實從這一個小故事來看,我們的人性弱點也不是這樣嗎?知道運動養生是很好,可是就懶惰不想運動,但是覺得身體健康不行了,才不得不去運動了,等到身體好一些就又忘記要去運動。其實身體健康是最值得投資財富,沒有健康就沒有其他,氣功導引運動是最自然、最健康的保健之道,而且運動是最平等的健康保健法,不論貧富貴賤,只要願意動就有健康,而且不拘場地及時間,不會出現買不起健康食品,無法達到身心的健康,健康的投資永遠不嫌遲,只要你願意去做,人體免疫機能就像韋陀菩薩一樣來保護坐而你。言不如起而行,一起來練習易筋經吧。

「大腸」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將食物的殘渣化為糞便排出,如果這功能有了異常,便會造成便溏、泄瀉、秘結等疾病。此外大腸的另一生理功能,大家都知道是吸收食物中多餘的水分。在大腸之中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細菌,能夠產生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並能消除其他對人體有害的細菌,而且大腸的功能就像是垃圾清除器,如果功能受損,無法將體內的垃圾排除乾淨,那麼對身體就形成一種負擔。最常見的就是宿便,宿便使得大腸處於一種負擔狀態,並且會將毒素持續累積在體內,造成身體臟腑其他功能衰退和老化。

我們常常看到小孩子發高燒 時,往往吃多少退燒藥都沒效,在中醫上許多發燒是伴有便秘 的現象,此時如果能給他通便,那麼高燒一下子就退了。因為引起高燒的原因,是由於大便裡的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所引起,只要一通便就把毒素給排除,那高燒就退了。

每天早上養成排便的好習慣,是對大腸的功能很有幫助的。因為在時辰的順序中,在卯時(5:00~7:00)經脈的氣是走在大腸經,每天這時候排便,可以減輕大腸的負擔。平常多吃水果或蔬菜等高纖維的食物,和維持正常的飲食起居,對大腸會有很大的幫助,人體的自然排毒功能會大大的加強,讓我們越來越健康。當然在這個時辰練習這套功法,就會有加分的效果。

◎ 手陽明大腸經之循行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顒骨之前廉,上出拄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 手陽明大腸經失調的症狀

若經脈的功能有問題,那麼所經過的下牙齒會疼痛、頸部會腫大,如果熱鬱大腸經,那麼也會出現眼睛發黃、口中乾燥、喉嚨痛、流鼻血等症狀。練習易筋經第二勢,能調整大腸經的能量,使身體健康。

◎ 健康保健

保健穴位:「合谷穴」 位於手掌虎口,一般常用來防治頭痛、牙疼等毛病。「曲池穴」 在手肘彎處,肘橫紋橈端盡處,對於手肘疼痛、感冒發燒有很好的效果。一般人在血壓升高時,頭部會有疼痛的情形,如果能按摩這兩個穴道,就可以很快的讓血壓下降,減緩頭部疼痛。此外對風寒感冒的發燒有舒緩的作用。

保健茶:如果常常泡陳皮來喝,對於大腸的蠕動有加強的作用,可以排除宿便,對於便秘有不錯的效果,也是一個減肥的好方法。萬一拉肚子、腹瀉可以用烏梅、茶葉泡來喝,對於腹瀉的情況有減緩的作用。

◎ 同類療法

 組織鹽:硫酸鈉Natrum Sulphuricum。
 適應症:液體不正常分佈、濃度不均、排泄不暢、肝的去毒作用減低、部份或全身性水腫、溼疹、黃疸、水血症、噁心、流行性感冒、潮濕性氣喘、瘧疾、肝病、口苦、棕綠色舌苔。
 對應星座:金牛座(4/20 ~ 5/20)遺傳人格特質弱點改善。
 舌診:呈明亮的棕綠色。
 虹彩診斷:淋巴環、皮膚血管區。需與硫酸鉀與硫酸鈣鑑別。

◎ 動作原文

足趾挂地 / 兩手平開 / 心平氣和 / 目瞪口呆



解說:
「足趾挂地」 - 兩腳伸直,腳指扣地。
「兩手平開」 - 兩手向左右平展伸開。
「心平氣和」 - 呼吸調勻放鬆。
「目瞪口呆」 - 睜眼開口吐舌。

◎ 動作說明

1、展臂旁伸:雙手隨之交叉(圖2-1)後雙分,雙手伸直,掌心朝上,外展雙手成180度相對,與肩同高,想像氣由商陽穴或勞宮穴,循大腸經進入體內,身體與雙手一起放鬆,像是在水中漂浮般。(圖2-2)

圖2-1 圖2-2
2、扭臂雙按掌 :雙掌內旋,隨之掌心向外撐出,意念要放在食指端,手指盡量向上伸直,兩手好像撐開兩塊巨石,將肩、肘、腕、指關節與手臂的筋骨撐拔舒展。(圖2-3)
圖2-3
3、吐濁瞪目:將雙眼睜大,五趾扣地,湧泉穴上提,同時開口吐氣,將肺、胃、大小腸等體內濁氣呼出,在吐氣時腹部內縮上提並將舌頭盡量伸出,牽拉任脈,之後周身放鬆,一鬆一緊鬆緊結合,做3至5次吐納。(圖2-4)
圖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