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纏絲的功法~改善身體循環,開發能量
李章智着 All rights reserved 2004.07
大家都知道太極是陰陽相互的一個圖,從圖中我們沿著圓心任意的切割,都會發現到任何一邊都是含有著陰與陽,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我們可以知道陰與陽是相互交替的,相互消長的,陰與陽並非靜止不動的,從圖中我們更可以想像相互交流的圖案就是螺旋狀,太極圖就像水中的兩條魚一般的相互繞圈游泳,古人為了表示這個動態,常常以陰陽魚來比喻太極圖,因此我們常聽到練太極拳的人說:手抱陰陽魚,而太極在二度空間中是一個平面的太極圖,在三度空間就是一個球狀的太極球。太極陰與陽最常表現的一種方式是如藤蔓、如繩索相互盤旋交錯的螺旋纏絲狀。
知道螺旋纏絲是太極陰與陽的表現方式,那我們可以發現到,人體許多結構常以螺旋纏絲的方式來展現,例如人體細胞中的DNA就是以兩條練狀的方式交錯來展現,人體許多骨骼肌是以旋肌的方式來擴展人體運動的範圍,此我們若是順著螺旋纏絲的方式來運動,更會有良好的效果,譬如說我們知道想要把一條毛巾弄乾,無論你用再多的力氣都很難去捏乾毛巾,但是你只要握住毛巾的兩端,輕輕的對擰,很容易把毛巾弄乾,所以我們做螺旋纏絲的運動時,很容易將血液推擠到血管末端,輕鬆的促進血液與淋巴系統的循環,將血液中的代謝物帶離開細胞,避免血管堆積,而養分也很容易傳送到細胞,而淋巴系統循環良好也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促進排毒的功效,此外在關節與人體末稍的循環以螺旋纏絲的運動方式,更能收到效果。
平常我們怎麼練習螺旋纏絲呢?其實我們先將手掌朝上,再內旋,那麼我們就能感受到尺骨與橈骨相互交叉旋轉,接著再把感受在細膩些,感受因尺骨與橈骨相互交叉旋轉帶動的肌肉,感受因尺骨與橈骨相互交叉旋轉帶動的皮膚與空氣,甚至去感受到骨頭裏的骨髓,從尺骨與橈骨相互交叉旋轉,延伸到整隻手臂的旋轉、兩隻手臂螺旋、腰胯的開合,兩腿的擰轉,身體的帶動,逐漸放大到全身與外界,也要能逐漸縮小到微細處,達到放之彌六合,退捲藏於密的要求,從身的訓練轉化到心靈的層面。
螺旋纏絲的動作訓練,可以使我們上肢,腕、肘、肩關節,下肢,踝、膝、胯關節,身體,頸、背、腰脊椎,活動靈活,節節貫穿,週身一體。螺旋纏絲也是人體器的流動方式之一,在脊椎、骨髓是相互交叉、盤旋進行,在能量開發配合天氣右旋下降,地氣左旋上升,使人體陰陽平衡,螺旋纏絲可以身任人體骨骼、經脈達到深層的運作。
在武術上螺旋纏絲是一種能在最短的距離中發揮最大力量的方式,而且螺旋纏絲就是一種連消帶打的攻擊技巧,一個陀螺的旋轉可以在沒有距離的情況下鑽進地面,這力量類似「滲透勁」而所有接近陀螺的東西都會被彈開,這個彈開的力量可以比喻是「抖勁」,這個彈開的力量可以比喻是「抖勁」,當物體陷於漩渦時非常的難以離開,這個吸引的力量類似「纏勁」。由此我們知道螺旋纏絲是太極陰陽的一種展示方法,太極拳當然就沒有離開太極的原理,螺旋纏絲就必須深入的練習與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