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各家掩手肱捶之研究比較摘要
指導 李章智 研究生嚴介廷 All rights reserved 2005.01.
研究動機
中國武術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其中的太極拳是箇中翹楚,太極拳幾乎成為中國武術的 代表。中國武術技擊法中含有遠用腳踢、手打;近用摔、拿的技巧,太極拳招式圓柔,講求四兩撥千金以柔克剛的技巧,鮮有發勁剛猛的招式或動作,在諸家太極中以陳式太極拳顯而易見其套路渾厚有勁且具攻擊性,而其中在以手部為攻擊動作的招式,以陳式太極拳之『掩手肱捶』最為顯著,這更是其他派別太極拳中所少見的手部技擊動作,『掩手肱捶』有其特有的發勁,且明顯的此一招式因為陳家太極拳時空的演變,習者的心得不同,因此這一招式雖然可能名稱相同但是運用勁的方式、出拳的路線、技擊的技巧而有所不同,因此嘗試對陳式太極拳各家『掩手肱捶』做一研究比較。
歷史簡述
陳式太極拳,原名陳氏太極拳或陳家太極拳,明清時代為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家族獨有之拳法,故以此名之;民國以後始廣為流傳,多有外姓者習之並各具其特色;因其拳法表現比起其他太極拳,可見較多剛猛部份,獨具一格,因不再為家族性拳法且習者或敎授者非姓陳,故稱陳式太極拳。
關於太極拳的源流,各方說法不一,其皆自稱為正統,在此並不予以討論,但參考陳家溝與趙堡鎮之說法(見陳鑫所著之陳氏太極拳圖說、杜元化所著之太極拳正宗、及王海洲與嚴翰秀編著之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參考文獻一,附錄陳氏家乘、參考文獻二,太極拳溯始、參考文獻三,【太極拳正宗】內容的分析一.源流)無論是蔣發師事陳王庭或蔣發傳至趙堡鎮,是陳清平傳至趙堡鎮也好、陳敬柏至趙堡鎮學習也罷,可確定的是兩地皆在河南省溫縣,地緣上非常接近,也常見人們在兩地間遷徙,如陳敬柏與陳清平皆來自陳家溝,故在武術的交流上並非不可能,想來在太極拳的關係上極為密切;且由套路招式的名稱及定姿,雖勁道不盡相同,但招式可謂大同小異,也因此在此吾人將之一起提出討論。
至近代的陳式太極拳的發展主要從清朝末年開始說起,當時陳家溝族長陳延熙(陳氏第十六世)在因緣際會下結識了清朝官員杜嚴(光緒三十年中式甲辰恩科第十一名進士,以二甲授翰林院庶吉士,入進士館,奉派赴日留學,法政大學畢業,歸國後改授翰林院編修,京師豫學堂監督,調回籍,籌備咨議局,被選為議長,為陳鑫所著之陳氏太極拳圖說寫序之;參考文獻四,杜公 毓澤宗師行述),並與其姪陳名標先後擔任杜家護衛並兼任家庭拳師(參考文獻五,杜師毓澤略傳),將陳氏太極拳傳予杜嚴之子杜毓澤。民國以後杜毓澤輾轉至台灣,並在台灣傳授陳式太極拳。
而在大陸方面於民國十七年由旅居北平之河南同鄉會邀請陳發科(陳氏第十七世族長,陳延熙之子)至北平傳授太極拳(參考文獻五,太極拳起源、參考文獻六,附錄四 太極拳之戀-紀念福生師),自此諸多武術家始睹陳氏太極拳本來面貌;此後陳式太極拳自陳發科手中聲名大噪,北平、天津、南京等地始廣為流傳陳氏太極拳,形成今日大陸方面陳式太極拳的主流。
目前陳式太極拳的系統,吾人大致上將之分為二:老架、炮捶系統與小架、新架系統。
文獻分析
以上我們大略性的選擇幾份參考文獻,在此對這些參考文獻做一分析:
1. 參考文獻在時間上大致以傳承者的年代做區分,而不以書籍的出版時間計算,由於已故前人的資料或有較晚發現,但在文章內容與資料的公開性,故相信應不會有後人擅自大幅更改的情況。
2. 近代為推廣武術而因應產生的42式競賽套路『四十二式太極拳』,結合了各家太極拳、太極劍的特點,可算是獨樹一格,故在此也一併提出討論。
3. 參考文獻時間排序大致如下:陳氏太極拳圖說,太極拳正宗,陳式太極拳圖說(一),陳氏世傳太極拳術,陳氏太極拳入門總解,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精選,陳師福生傳太極拳法引蒙,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中國太極名拳-陳氏小架太極拳,42式競賽套路。
4. 代表性參考書籍共21冊,代表性影片共12片。
掩手肱拳之分類
掩手肱拳的動作吾人大致上將它分為三類:鑽拳、拋拳、合拳。
一、 鑽拳:
主要動作上看起來如拳擊中之直拳,可參考文獻九『陳氏太極拳入門總解』、參考文獻十二『陳氏太極拳圖說(一)』、參考文獻十五『陳式太極拳解密』及何佳修先生的文章『從掩手捶談發勁』中瞭解細部的動作要求。
以鑽拳形式的掩手肱捶名家,主要是學自早期陳家溝風格之陳式太級拳,有杜毓澤、及其弟子及學生王嘉祥、李章仁等,大陸方面則有陳績甫、陳正雷、王西安及四十二式太極拳之名家李德印等。
二、 拋拳:
其出拳時拳頭依然是以腰帶動,力發自腳跟而上,強調自腰部放鬆,並延及全身四梢之鬆活彈抖的表現與勁道;在中國的其它拳術中,例如通臂拳、孫臏拳等,亦有類似之表現。
以拋拳形式表現掩手肱拳之陳太名家,主要有顧留馨、馮志強、陳小旺等,且目前亦是大陸方面的表現主流之一。
在此也發現掩手肱拳以拋拳形式表現的名家,皆是自陳公發科處所習得之陳式太極拳;考慮到當時的環境與風氣,猜得出陳公發科當時不僅是打響了陳氏太級拳的名聲,其在北京大大推廣陳氏太級拳,進而發展至全中國大陸。
三、合拳:
吾人稱之為合拳,主要係因其掩手肱拳之出拳方式為左右合併,左掌右拳併在一起,詳細動作可見文獻節錄一、二、三、六、七、八,可看出掩手肱拳以合拳形式表現的大致為新架系統,在王海洲於參考文獻三中所提到,為「坡上」拳(單手出拳之老架系統則稱「坡下」拳)。在陳家溝方面,動作上如上一段所提及,力自腳跟而起,由腰部控制,力量傳遞至右拳時以配合右腳以逆纏擊出,左手則以輔助,不需旋轉,配合右拳一併將右拳送出,力量以兩手之力相合而出。
由文獻中可看出自陳鑫、陳子明、而至今日之陳立清、范春雷,其套路上、動作要求上並無太大變化,有完整的保留,可謂是一脈相承;而趙堡鎮之太極拳,自杜元化以來至王海洲、趙增福、張隨勝,動作上亦是改變不大,傳承完整,比較起陳家溝之動作,雖有些微不同(杜元化、王海洲、趙增福皆以右拳擊左手掌心),但大體上要旨與姿勢皆相近;
而其中較特別的應是王鶴林的掩手肱拳吧,因其雖是自陳發科處學得陳氏太極拳,卻是以合拳之形式出拳,故此可大略推想兩種可能:1.陳發科早期亦傳授新架;2.王鶴林自他人處或陳鑫太極拳圖說中習得或是改為此合拳形式之掩手肱拳;當然此亦只是推想,詳細情形當待有心人加以考證。
結論
太極拳,可勘稱是中國武術的代表之一,其中融合了哲學思考、做人處事、及身處宇宙與大自然相處之道理,並也體現了武術與身體的和諧,大多人以注重其中之鬆柔,強調柔性態度與表現,但掩手肱捶卻表現出獨特的剛強部份,這也是獨具掩手肱捶的陳式太極拳常被形容成棉裡針之原因;有陰有陽謂之太極,剛柔相互配合才可勘稱妙手,在陳式太極拳的訓練中,可知掩手肱捶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在練習上外在動作的確實達到、細節要求,進而要求內部的導引、思考,內外相輔相成後再表現於外,發揮其景致,在練習中體會自身的變化,筋骨肌肉的旋轉,再而內氣內丹的運行,在正確的教導與訓練下,持之以恆才是進步的捷徑;在此針對掩手肱捶其動作、內外要求、應用、及與其他武術的比較做一分析與討論,期冀可以此讓更多人對太極拳能有更多的瞭解,而不落入武俠小說的神話誤解中,更能藉此體會中國武術、文化、藝術、哲學之美,並將其中國文化的珍寶發揚光大。
指導 李章智 研究生嚴介廷 All rights reserved 2005.01.
研究動機
中國武術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其中的太極拳是箇中翹楚,太極拳幾乎成為中國武術的 代表。中國武術技擊法中含有遠用腳踢、手打;近用摔、拿的技巧,太極拳招式圓柔,講求四兩撥千金以柔克剛的技巧,鮮有發勁剛猛的招式或動作,在諸家太極中以陳式太極拳顯而易見其套路渾厚有勁且具攻擊性,而其中在以手部為攻擊動作的招式,以陳式太極拳之『掩手肱捶』最為顯著,這更是其他派別太極拳中所少見的手部技擊動作,『掩手肱捶』有其特有的發勁,且明顯的此一招式因為陳家太極拳時空的演變,習者的心得不同,因此這一招式雖然可能名稱相同但是運用勁的方式、出拳的路線、技擊的技巧而有所不同,因此嘗試對陳式太極拳各家『掩手肱捶』做一研究比較。
歷史簡述
陳式太極拳,原名陳氏太極拳或陳家太極拳,明清時代為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家族獨有之拳法,故以此名之;民國以後始廣為流傳,多有外姓者習之並各具其特色;因其拳法表現比起其他太極拳,可見較多剛猛部份,獨具一格,因不再為家族性拳法且習者或敎授者非姓陳,故稱陳式太極拳。
關於太極拳的源流,各方說法不一,其皆自稱為正統,在此並不予以討論,但參考陳家溝與趙堡鎮之說法(見陳鑫所著之陳氏太極拳圖說、杜元化所著之太極拳正宗、及王海洲與嚴翰秀編著之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參考文獻一,附錄陳氏家乘、參考文獻二,太極拳溯始、參考文獻三,【太極拳正宗】內容的分析一.源流)無論是蔣發師事陳王庭或蔣發傳至趙堡鎮,是陳清平傳至趙堡鎮也好、陳敬柏至趙堡鎮學習也罷,可確定的是兩地皆在河南省溫縣,地緣上非常接近,也常見人們在兩地間遷徙,如陳敬柏與陳清平皆來自陳家溝,故在武術的交流上並非不可能,想來在太極拳的關係上極為密切;且由套路招式的名稱及定姿,雖勁道不盡相同,但招式可謂大同小異,也因此在此吾人將之一起提出討論。
至近代的陳式太極拳的發展主要從清朝末年開始說起,當時陳家溝族長陳延熙(陳氏第十六世)在因緣際會下結識了清朝官員杜嚴(光緒三十年中式甲辰恩科第十一名進士,以二甲授翰林院庶吉士,入進士館,奉派赴日留學,法政大學畢業,歸國後改授翰林院編修,京師豫學堂監督,調回籍,籌備咨議局,被選為議長,為陳鑫所著之陳氏太極拳圖說寫序之;參考文獻四,杜公 毓澤宗師行述),並與其姪陳名標先後擔任杜家護衛並兼任家庭拳師(參考文獻五,杜師毓澤略傳),將陳氏太極拳傳予杜嚴之子杜毓澤。民國以後杜毓澤輾轉至台灣,並在台灣傳授陳式太極拳。
而在大陸方面於民國十七年由旅居北平之河南同鄉會邀請陳發科(陳氏第十七世族長,陳延熙之子)至北平傳授太極拳(參考文獻五,太極拳起源、參考文獻六,附錄四 太極拳之戀-紀念福生師),自此諸多武術家始睹陳氏太極拳本來面貌;此後陳式太極拳自陳發科手中聲名大噪,北平、天津、南京等地始廣為流傳陳氏太極拳,形成今日大陸方面陳式太極拳的主流。
目前陳式太極拳的系統,吾人大致上將之分為二:老架、炮捶系統與小架、新架系統。
文獻分析
以上我們大略性的選擇幾份參考文獻,在此對這些參考文獻做一分析:
1. 參考文獻在時間上大致以傳承者的年代做區分,而不以書籍的出版時間計算,由於已故前人的資料或有較晚發現,但在文章內容與資料的公開性,故相信應不會有後人擅自大幅更改的情況。
2. 近代為推廣武術而因應產生的42式競賽套路『四十二式太極拳』,結合了各家太極拳、太極劍的特點,可算是獨樹一格,故在此也一併提出討論。
3. 參考文獻時間排序大致如下:陳氏太極拳圖說,太極拳正宗,陳式太極拳圖說(一),陳氏世傳太極拳術,陳氏太極拳入門總解,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精選,陳師福生傳太極拳法引蒙,杜元化【太極拳正宗】考析,中國太極名拳-陳氏小架太極拳,42式競賽套路。
4. 代表性參考書籍共21冊,代表性影片共12片。
掩手肱拳之分類
掩手肱拳的動作吾人大致上將它分為三類:鑽拳、拋拳、合拳。
一、 鑽拳:
主要動作上看起來如拳擊中之直拳,可參考文獻九『陳氏太極拳入門總解』、參考文獻十二『陳氏太極拳圖說(一)』、參考文獻十五『陳式太極拳解密』及何佳修先生的文章『從掩手捶談發勁』中瞭解細部的動作要求。
以鑽拳形式的掩手肱捶名家,主要是學自早期陳家溝風格之陳式太級拳,有杜毓澤、及其弟子及學生王嘉祥、李章仁等,大陸方面則有陳績甫、陳正雷、王西安及四十二式太極拳之名家李德印等。
二、 拋拳:
其出拳時拳頭依然是以腰帶動,力發自腳跟而上,強調自腰部放鬆,並延及全身四梢之鬆活彈抖的表現與勁道;在中國的其它拳術中,例如通臂拳、孫臏拳等,亦有類似之表現。
以拋拳形式表現掩手肱拳之陳太名家,主要有顧留馨、馮志強、陳小旺等,且目前亦是大陸方面的表現主流之一。
在此也發現掩手肱拳以拋拳形式表現的名家,皆是自陳公發科處所習得之陳式太極拳;考慮到當時的環境與風氣,猜得出陳公發科當時不僅是打響了陳氏太級拳的名聲,其在北京大大推廣陳氏太級拳,進而發展至全中國大陸。
三、合拳:
吾人稱之為合拳,主要係因其掩手肱拳之出拳方式為左右合併,左掌右拳併在一起,詳細動作可見文獻節錄一、二、三、六、七、八,可看出掩手肱拳以合拳形式表現的大致為新架系統,在王海洲於參考文獻三中所提到,為「坡上」拳(單手出拳之老架系統則稱「坡下」拳)。在陳家溝方面,動作上如上一段所提及,力自腳跟而起,由腰部控制,力量傳遞至右拳時以配合右腳以逆纏擊出,左手則以輔助,不需旋轉,配合右拳一併將右拳送出,力量以兩手之力相合而出。
由文獻中可看出自陳鑫、陳子明、而至今日之陳立清、范春雷,其套路上、動作要求上並無太大變化,有完整的保留,可謂是一脈相承;而趙堡鎮之太極拳,自杜元化以來至王海洲、趙增福、張隨勝,動作上亦是改變不大,傳承完整,比較起陳家溝之動作,雖有些微不同(杜元化、王海洲、趙增福皆以右拳擊左手掌心),但大體上要旨與姿勢皆相近;
而其中較特別的應是王鶴林的掩手肱拳吧,因其雖是自陳發科處學得陳氏太極拳,卻是以合拳之形式出拳,故此可大略推想兩種可能:1.陳發科早期亦傳授新架;2.王鶴林自他人處或陳鑫太極拳圖說中習得或是改為此合拳形式之掩手肱拳;當然此亦只是推想,詳細情形當待有心人加以考證。
結論
太極拳,可勘稱是中國武術的代表之一,其中融合了哲學思考、做人處事、及身處宇宙與大自然相處之道理,並也體現了武術與身體的和諧,大多人以注重其中之鬆柔,強調柔性態度與表現,但掩手肱捶卻表現出獨特的剛強部份,這也是獨具掩手肱捶的陳式太極拳常被形容成棉裡針之原因;有陰有陽謂之太極,剛柔相互配合才可勘稱妙手,在陳式太極拳的訓練中,可知掩手肱捶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在練習上外在動作的確實達到、細節要求,進而要求內部的導引、思考,內外相輔相成後再表現於外,發揮其景致,在練習中體會自身的變化,筋骨肌肉的旋轉,再而內氣內丹的運行,在正確的教導與訓練下,持之以恆才是進步的捷徑;在此針對掩手肱捶其動作、內外要求、應用、及與其他武術的比較做一分析與討論,期冀可以此讓更多人對太極拳能有更多的瞭解,而不落入武俠小說的神話誤解中,更能藉此體會中國武術、文化、藝術、哲學之美,並將其中國文化的珍寶發揚光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