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傳陳太(精華)13勢~教學指導手冊
李章智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09/10
www.kongfu.org
kongfu@tomor.com
0922097857

古傳陳式太極拳著重螺旋纏絲,講究「動靜交相養」以求「陰陽得其平!」,練習要求炁入骨髓,有效訓練身體微細筋骨,使人氣力增長,並且注重丹田能量的開發,使人氣足神旺,周天的訓練可以使人「還精補腦!」青春不老!「古傳陳太13勢,可前後練習多次練習,亦能幫學者奠定日後「老架74勢」的基礎。
「古傳陳太13勢」有下列幾格特色
1.(文相始、武相終)
2.(朝北打、朝南收
)3.(丹田三度空間的運轉)
4.(微、小、大周天運行)
5.(十二纏絲法的訓練)
6.(五門八法的訓練)
「古傳陳太13勢」,柔練行氣,剛練發勁,是一套剛柔相濟的拳架,只要一坪的空間,就能充分的體會古太極養生、健身的威力,可開發身體三脈七輪,奇經八脈與12正經的能量循環,適合在瑜珈教室與舞蹈教室的室內空間教學與練習。

1.起式:文相始,朝北打,三開三合胸、腰與胯。
2.金剛搗碓:五門八法、十二纏絲的訓練。
3.氣運丹田:卯酉周天,氣旋命門達四稍。
4.攬扎衣:沉肩墜肘,開胸與胯,氣行足三陰。
5.抱虎歸山:開合、收放螺旋,氣行帶脈、渾身似太極球。
6.單鞭:節節貫通,丹變反行卯酉,氣彌周身六合。
7.下勢:欲上而下,氣走肝脾腎,襠走海底,通督任衝。
8.上步七星:定步中正,涵胸拔背,開合呼吸。
9.三轉手:子午三周天運行,還精補腦,青春不老。
10.退步跨虎:內含三通背,下盤築基,氣發湧泉,揉腰活跨,水火相濟。
11擺蓮腿:擺腿活跨,增腰力,強腿功。
12.當頭砲:易筋壯骨,勁發脊柱,氣力增長。
13.收勢:武相終、朝南收,氣定神斂。
基本纏絲精功法簡說

1.單臂纏絲:
感受尺骨橈骨的開合,體會髓、骨、筋、肌、皮、毛六層內炁纏絲精,甚至體會外炁場。
2.立圓纏絲(立姿、蹲姿):
動態感受肩、肘、腕、指的纏絲傳動,甚至腳掌、踝、膝、胯、腰、脊椎、頸、頭甚至周身,環環相關纏絲精。
3.升降纏絲:
加強纏絲精的體會,並感受公轉、自轉與氣轉的三重纏絲,腿部的屈身可以強化膝蓋與增強腿力。
4.陰陽螺旋:
放之彌六和,退捲藏於秘,感受命門氣達四稍彌六和的感覺與收氣歸命門的纏絲精華感受。
5.平圓推按:
平推平摩氣走帶脈,重心前後與虛實的轉換,可以練習引進落空,使其達腳底湧泉穴,以合天一生水之妙。
6.單鞭纏絲:
除可強化兩肱纏絲精,可強化胸前中丹田與背後夾脊的纏絲開合運轉,對於身法的吞吐有相當的助益。
7.開合纏絲:
使炁重腳底湧泉穴接納大地之氣,由下而上滋潤周身,從百會而出達九霄,繼而九天清陽之氣由天門沐浴而下,一身之氣陰陽平和為天地泰,並使清氣上升,濁陰下沉,身之三節胸、腰、尾膂,手之三節肩、肘、腕,腿之三節胯、膝、踝各有開合,渾身纏絲精。
8.開合襠(砍掌、單鞭):
訓練腰胯的開合,體會纏絲從腳掌由下而上的節節貫串,強化腰胯發勁的基礎,對於脾、肝、腎足三陰經脈氣血有強化作用。
9.氣運丹田:
炁由下丹田循環至中脘穴,卯酉周天的訓練可練氣化丹,並強化血門與地門臟腑的蠕動,與腹部吞吐的練習。
10.三轉手:
炁從命門往神闕穴下行經關元達會陰穴,在上行至命門,數次小小周天運行之后提炁走督脈以還精補腦,再下行至丹田與會陰,分支行陰蹻達湧泉穴,再由陽蹻上行經尾閭再行小周天,回歸至丹田。
11. 當頭砲:
配合小小天的運行,雙手纏絲螺旋打出,奠定丹田勁與腰胯勁的基礎,呼吸與內炁的搭配強化勁力,有助於洗髓易筋換勁。
12.撲步立圓:
由槍法的中平槍法與下平槍法演變而來,可訓練捋、按等纏絲精的功法,並且充分的開合足三陰經脈。
13.獨立纏絲:
由身法帶動腿法纏絲精,獨立平衡的強化,除可訓練腿部纏絲精外並有助於腿法的管腳與插襠等腿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