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嗯!貼一些以前練拳的經過,給大家參考一下!

還記得接觸太極拳是從楊太與鄭太開始,初時並不知太極拳有這麼多家不同派別,只希望能夠調養身體不在天氣一變就罹患感冒。後來因為歐陽師兄的引見得以跟隨李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於是就這麼開始了!

初時練拳時,只覺得為什麼自己的筋骨那麼的僵硬,一些動作都做不出來,甚至看到跌叉這個動作時只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對於拳架,先由歐陽師兄以一學期的時間教授完老架,此階段師兄教多少我每天就練多少,假設只交了五招,那我就這五招一直重複著打,打到熟練為止。更可敬的是師兄還要求我早上要起床練拳(因為我們都練下午的),縱使他沒法子那麼早起,仍就要我打電話給他,而我先上去練拳,他則隨後就來。也因此在初期屬歐陽師兄對我啟蒙最多。

而在第一次見到老師時但覺老師的身材高大,還記得老師在示範金剛擣碓的應用時,自己被騰空架起以及腳被纏住時,但覺驚慌卻也對太極更有了信心。拳架這時至少一天都又練三次以上,也有陸陸續續給老師調整架子。學習拳架花了一個學期,自己練習又花了半年,再來就是給老師調整拳架,這個過程又耗去了一年,老師常說太極拳五年有小成、十年有大成,自己卻是還差得蠻多的!

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覺得可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就是記拳架的階段,此時對於手要擺哪裡、腳要跨哪裡...等等,就會耗去了自己相當大的功夫。在來等到拳架熟悉之後,就會慢慢增加練習的數量,從一天一遍到一天五遍。但打著打著問題又來了,會覺得我每天打五遍,非常的無趣而且會愈來愈不想練拳,此時我有請教老師,老師提醒我要繼續練下去。於是思考為何會一直停滯不前而且感到無趣的原因,終於找到原來是拉筋不夠與基本功不夠的緣故。

接下來我一天不再打那麼多趟拳架了,練習的時間還是一樣,但是我把時間挪用來拉筋、站樁和溜腿。又這樣過了好些時日,筋骨慢慢開了、腿漸漸的耐力也增加,對於老架又有了一番有別於前的體會。後來將拳架演示給老師看的時候,老師說你可以再把老架打開展一點,於是在這段期間老師有要我們學了大八極拳、功力拳和螳螂拳,學這些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拳架放開,不要打起來都縮縮的感覺,我後來發現這是有用的。

再來,就是在拳架中的圈仍不夠緊湊,於是此時期的我又將重心轉移,轉而強調去體會拳架中的圈在何處,如何緊湊。此時期何師兄惠我良多,指引我不少拳架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老師常說:練拳就像爬樓梯從一樓到二樓,若是沒有爬到二樓的話,那麼就永遠只是在樓梯上上下下;若是有爬到而二樓,那就算是有好一陣子沒練習,至少也在二樓的高度。當然,二樓的也要積極的爬向三樓、四樓、五樓等等。也是在此時在一次社團練習結束之後體會到氣洗到筋的感覺。老師常說練拳要練到有換勁,就自己而言,好像有過兩次的經驗,就好像是重感冒的感覺。

老架練習到某一個程度,再來就是砲捶了。以前師兄常會告誡若是老架練得不夠的話,練砲捶會練不好。因為腰還沒有鞏固的很堅固,可能承受不了丹田的收放。還記得自己練砲捶是在當兵的後一年,是老師叫我練的,我自己也很懷疑自己真的可以練了嗎?但師命難為也在退伍前把它學完了。一直至今,自己知道砲捶仍是練習不夠,因為若是以練習老架的觀點來看砲捶,我的砲捶仍在第一階段,實在汗顏。

現在,課業繁忙,練習的時間也少了非常非常的多,現在的我有空仍會比畫比畫一下,只是要像從前那樣的操拳,似乎是一種奢求。倒是有一些感想,看著之後練拳的學弟,就會覺得老師真的不簡單。因為每個人希望練的都不同、想要學會的也不同,甚至逞兇鬥狠、虛與委蛇之輩倒也有之。從拳的身上,似乎也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個性。還記得老師說過,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打出來就會什麼樣的拳。就我同期的師兄弟而言,我的是一種風格、于慶是一種、漢龍、振宇和昇翰也有不同的風格,但老師強調原理是不變的。

寫到這裡,有些倦了,只是提一些經驗沒有別的意思,還請各位不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