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華古傳陳式太極拳協會
http://www.kongfu.org
http://www.wretch.cc/blog/vadjra
E-mail:kongfu@tomor.com
推拿按摩的流派
Copyright by 李章智著2003.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推拿醫療歷史悠久,在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以推拿按摩方法治病,素問異法方宜論篇:「…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按蹺」即是以手推拿按摩,用腳踩踏也,是故在中國數千年的醫學歷史上造就了許多推拿醫家,因而各地區流派眾多,是故發展了各種不同的手法與技巧,現就常見的一些派別做簡單的介紹︰
1、 經穴按摩
以推經絡點穴位為主,兼辨症論治配合其他按摩手法進行治療的流派。近代代表人物有北京曹錫珍、四川鄭懷賢等。
經穴按摩以「補、瀉、和」為主要原則,按摩手法作用於經絡、穴位上,以求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扶正袪邪。提倡治病以治經為主,順經為補、逆經為瀉、平補平瀉為和。陰經多補少瀉、陽經多瀉少補,虛症多補、實症多瀉,輕力施法為補、重力施法為瀉。適用於內、外各科的治療,尤以傷科為主。
2、一指禪推拿
「一指禪」取萬法歸一之意,自清朝咸豐年間以來廣傳於江南一帶,以江、浙、滬等地最盛,近人代表有江蘇丁鳳山、朱春霆及王紀松等人。
強調手法柔和深透.、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而以柔和為貴。臨床以一指禪推法為主,輔以纏、捻、磨、揉等手法,擅治內科、胃腸疾病與關節筋骨病等。此派十分重視基本功法和技能訓練。
3、內功推拿
內功推拿派其特色在要求患者除接受按摩治療外必須練習少林內功,在北方地區較為常見,代表人物有馬萬起、李錫九等人。
整體與局部並重,手法要求剛勁明快,以溫熱和力量為要意。以平推法為基本手法,配合掃散、提拿、按壓、叩震等手法。常用於內科虛勞、婦科等症。在配合少林內功的修練下,常有事半功倍效。
4、點穴按摩
由武術中穴位打點法演變而來的按摩流派,流傳於山東、雲南、貴州及四川等地,以山東賈立惠等人為代表。
取中醫經絡理論結合武學穴位形成治療穴位,融合武術技擊手法於推拿按摩手法中形成以點擊法為主治手法,並佐以掐、打、拍、捶等手法構成迅速剛健的臨床風格,擅長於治療運動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
5、臟腑推按
是一種偏於推按點穴等手法作用於胸腹部以治療內臟疾病的流派,流傳於河北、天津等地,代表人物有河北王雅如等人。
著重調整人體臟腑氣血,尤其重視理氣,提倡調理闌門穴〈此派特定穴〉以使人體上下氣機貫通。手法有推、按、撥、分、扣等,適用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大便秘結等疾病。
6、運氣推拿
運氣推拿是施術者將體內的氣運行到手掌進行治療按摩,由於需要運氣治療,所以要求內氣要充足,以免自身受傷害。
運氣推拿是源於傳統氣功,以小周天的修練為基礎,將氣自丹田運行達掌指上進行操作。臨床上常用手法有分、推、拿、按、滾等,手法鬆緊轉換與氣息相應,治傷骨酸痛獨具一格。
7、指針按摩
使用點掐等手法技術替代針刺在一定的經脈穴位上施以按摩,其歷史悠久,流傳甚廣。陜西馬秀堂、馬建民為代表。
強調虛症當補、實症當瀉,久病當補、新病當瀉,寒盛當補、熱盛當瀉,不盛不虛平補平瀉。以病患的呼吸和手法的輕重定補瀉,常用手法有點、壓、按、彈、掐等,經常用於急救或神經性疼痛的治療。指針按摩重視指力、腕力的訓練,以及指力的輕重感練習。
8、腹診推拿
腹診推拿是以腹部診斷做為辨症進而選用手法加以推拿治療,此派別盛行於西南地區,代表人物有駱俊昌、駱竟洪等人。
在中醫陰陽五行、經絡臟腑理論下,立“補、溫、和、通、消、汗、吐、下”八法對症施治,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搓等法,適用於內、外、婦、兒各科。
9、胃病推拿
胃病推拿是以調和胃氣而治療諸病為特色的推拿流派,近代代表人有陳宇清等人。
以臟腑學說為原則,用八綱做分症,進行手法操作治療。使用的手法有推拿、按摩、拍打、疊揉、點掐、捻運、搓壓、伸搖、分合等法,運用手法要求輕穩、柔和、確實,擅於醫治內科諸病。
10、捏筋拍打
此法是在一定的經脈或部位上進行手法或器具操作,本法源於『易筋經』,流傳於河南、河北、山東及東北等區,醫者多有習武,經李鴻江、葛長海等人整理更趨完善。
捏筋手法有捏、揉、點、撥、掐、抖、打等法,拍打多選用鋼絲網分輕、中、重拍打。捏筋部位多在經脈或經筋上,拍打在肩、背、腰及四肢部位。一般操作是先捏筋後拍打,對神經疼痛、運動傷害及軟組織損傷有特別的效果。

.
推拿手法的介紹
一般而言推拿手法多是師傳家授。因此個持術語和技法不一,有的名稱相而手法不同;有的手法相同而名稱不相同。例如按法、壓法、降法、抑法是手法相同而名稱不相同,有時同一手法在不同的部位,則有不同的名稱,如以按法施於腰眼處稱為抵法。
推拿手法種類的區別有數種方式,以手法的輕重做區別,如分陽型剛術手法與陰型柔術手法;以手法的目的做區別,如整復手法和鬆筋手法。以手法的功效做區別,如理法、疏法、順法、和法等。以手法的種類做區別可分為七類1、摩擦類手法。2、揉動類手法。3、擠壓類手法。4、提拿類手法。5、叩擊類手法。6、運氣推拿類手法。7、運動關節類手法。
1、摩擦類手法:作用力較淺,能摩擦生熱,對血液、淋巴液及軟組織有較強的推動力。適用於體液回流障礙、局部水腫瘀血、腸胃蠕動減弱、失眠等症,其手法有推、擦、摩、抹等法。
2、 揉動類手法:主要作用於肌肉層,促使肌肉做有規律和節奏揉搓,進而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鬆解肌肉境痙攣,剝離肌肉黏連,鬆弛肌肉的緊張性。可用於肌肉痙攣、酸痛、黏連、勞損與無菌性發炎等症,手法種類有揉、滾、搓等。
3、 擠壓類手法:以按壓力量為主要刺激,刺激性較強,具有振奮神經的功效。能解痙鎮痛、移痛止痛、提神醒腦、調整臟腑,手法有點、按、擠等。
4、 提拿類手法:對組織有較強提拉牽引刺激。可發汗解表、分離組織黏連、解痙鎮痛、興奮神經系統,手法有拿、捏、彈提法。
5、 叩擊類手法:以有節奏性的衝擊力刺激神經與肌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興奮神經系統,強化軟組織及鬆弛肌肉、組織的硬塊,手法有叩擊法、拍打法等。
6、 運氣推拿類手法:分為氣功推拿與震抖法,氣功推拿是內氣外放及意念誘導,調整患者的體內氣機,以達治病之效。震抖法使體內組織、體液和神經產生高頻率的震盪,達到深層與柔和的刺激,可促進新陳代謝,活躍臟腑和調節神經機能,常見手法為振法。
7、 運動關節類手法:使關節做被動性運動,以達到活動關節、鬆解痙攣、分離黏連、整復錯位,常用搖、扳、屈、伸等手法。
本書做推拿基本手法介紹時,採用常用的名稱說明,並以方向、力道、速度等做為區別,以便於了解。實際上推拿操作運用時是大多是採用複合式的手法交替使用,而非僅是單一手法的使用,但是學習時一定要從基本的手法先扎實的學起,之後才能靈活運用,所謂合規矩守規矩,而後脫規矩合規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zh57 的頭像
    azh57

    樂活養生 太極武術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