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如果張應昌真是張彥的侄子,那麼肯定是杜元化先生弄錯了!杜元化先生連他爺的兒子都會錯認,連他的師伯(武禹襄)都不認識,他排列的趙堡太極拳傳遞人物表,又怎麼可能真實無誤呢?三十二. 陳家溝的太極拳是陳氏家族積數代人力創編的,中國的太極拳也確實是從陳家溝的傳人出名而開始叫響的。按杜元化先生的考證,趙堡鎮的太極拳是明代原傳的,是原汁原傳的正宗太極拳,怎麼會和清代研創的陳氏太極如出一轍呢?
三十三. 杜元化先生的《太極拳正宗》梓行,校閱者是鞏縣人劉煥東。對於這個人,許多人大概都不熟悉,但我略知一二。此人1924-1931年之間,曾歷任安徽三縣及河南五縣的縣長,民國三十年,任河南省視察主任。他的家庭武術教師兼護院保鏢是竹林武師李六合,他的貼切身保鏢是竹林武師李光運。當年劉先生的女兒冒犯家規惹下殺身之禍,就是他六合偷偷放走的。抗日戰爭期間,李光運為掩護劉煥東以身殉職。劉煥東本人不會武術,更沒任何資料可以證明他學過趙堡太極。這麼一個趙堡太極的門外漢,怎麼能夠勝任校閱正宗太極的技術圖的重任呢?太極正宗的正誤是非,劉先生真能看出來嗎?
三十四. 陳品三的《太極拳圖畫講義》首序署名“杜嚴”,請問這位杜嚴先生是不是杜元化先生呢?如果不是,他分明得到了陳品三先生的“托書之重。”如果就是他,那麼序中所說的《太極拳圖畫講義》“發前人之所未發,”“若將此書以資講授,將見事半功倍,一日千里,”究竟是由衷之言,還是胡為塞責的溢美之辭呢?近有人力捧杜元化先生,力貶陳品三先生,是否有悖杜先生的意見呢?

三十五. 杜元化先生以正宗自居,極力陳述自己得了秘傳,但是杜先生學術造詣究竟有多高,怎不見有人提起呢?杜先生海人不倦,怎不聞杜先生的弟子有哪些以太極立身、以太極知名呢?如此後繼無人,正宗秘傳從何說起?
三十六. 請問趙堡的太極同仁,大家真的公認杜先生的太極拳是正宗嗎?如果承認,那麼難道諸位的拳都是歪門邪道嗎?因為趙堡的同仁的拳,其實都不是出自杜先生門下。正宗只有一個,道理不是如此嗎?雖然不少人欣賞“難得糊塗”四個字,但我想趙堡的太極同仁,還不至於如此糊塗吧?
三十七. 太極拳是以八法為綱的。但是陳品三先生的太極拳書上,怎麼只有棚捋擠捺,全然沒有采列肘靠的痕跡呢?
三十八. 陳品三先生的《太極拳圖畫講義》,易學內容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但是我研讀再三,也沒有發現這些鬼八卦與太極拳練用有什麼直接關係。請問研讀過《太極拳圖畫講義》的同仁,如果刪去其中的易學的八卦,《太極圖畫講義》究竟是更通俗易懂了呢還是馬上慘不忍睹了呢?如果沒有這一部分太極照練不誤,那麼書中這一部分意義何在呢?
三十九. 如果說太極拳的動作不與卦爻對號就不能練不能用,請問古今太極名家真的都是先讀易經後學拳,打人之時先對卦爻嗎?如果不是易學專家同樣能練好太極,那麼硬要把拳手投足往鬼八卦上湊的必要是什麼呢?
四十. 有大師說不懂易學八卦就練不好太極拳,對些我想問的是,近年來時有大師說他們的太極拳外國人比中國人練得好,他(她)死了之後中國人得向外國人學。試問那些把太極拳練得比中國人還好的洋人,他們的易學水平真的比中國人還高嗎?如果他們的漢語水平尚未達到四如之境,他們又怎能讀懂易學專著?在易學上尚是門外漢的外國人,憑什麼繼承大師的絕學把太極拳練得出神入化的比中國人練得還好呢?
四十一. 大師回答:中國如今人心不古,外國人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既誠心又執著還特別艱苦。(大約還有捨得大把扔美元的因素)。對此我想問的是,既然誠心執著刻苦努力就能成功,那麼易學對於太極拳之必要是什麼呢?難道只是多一個對外行談玄的功能嗎?
四十二. 有人說練太極至少得幾十年純功才能有成,並說楊露禪的經歷便是證明。但是我想問的是,為什麼武禹襄先生只學了一個多月時間,就成了一代宗師了呢?中國過去練太極的,甚至有人練了下輩子也沒有取得傳人資格。但是我們國家有關部門辦的國際太極拳師資短訓班,洋人們怎麼只用了二十多天時就得到了教練證了呢?差別如此之大,請問如何解釋?
四十三. 據說近年來的太極新星,大都是體操隊員改行的。對此我想問的是,如果我們讓芭蕾演員改練太極,是不是會比體操隊員更好些?太極的難度比起芭蕾舞不知小多少倍,我想一二個月的磨合足可打造出一位“太極高手”了!如果這事能成,我們可以節約多少時間啊!
四十五. 我們的太極推手壯士,大都是從跤界請來的。跤手上臺推出了好名次,純粹太極手弱弱無能,這其中是不是因為實力和拙力的差異呢?偏重於實力和剛力不辭拙力的跤技,怎麼能和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接軌了呢?太極的四兩撥千斤,怎麼就撥不了跤手的大膀圓腰呢?
四十六. 太極高手的標準是什麼呢?是盤架出色?還是推手出色?一是二者都出色?為什麼我們的套路冠軍推不上臺?為什麼我們的推手冠軍練不上版?這是對太極拳實質的生動詮釋呢?還是對太極高論的辛辣的嘲諷?
四十七. 《太極拳論?曰:“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似乎是提倡曲而不直。又曰:“氣以直養而無害,”似乎是提倡直而不曲。請問這兩個氣字是不是同一個意思?如果所指相同,二者如何意思相左?如果不是同一事物,請問二者各是什麼?
四十八. 《十三式行功心解》曰:“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同篇又說:‘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前邊說氣機順遂則動作流暢,後者說身體有氣則動作澀滯不靈。請問二說何故矛盾?
四十九. 《十三式行心解》曰:“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無微不倒),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顯然是說氣到力到可以致用。但同篇又說:“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似乎是說氣這玩藝要不得——如此顛三倒四,作者意思何在?讀者何適何從?
五十. 《太極拳論》曰:“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為勝。”意思是說太極拳制人不用大力。但是據我所知,為什麼太極名家沒有一個不是大力士呢?楊露禪平托五百斤如杯水,楊澄甫揉八十斤石球如弄丸,郝少如舞二百斤石擔如風車,孫祿堂懸空定奔馬若遊戲,這些均有文字史料為證。這些實力超過五百斤的大師,當分們發放體重一百斤上下的人時,真的是用了四兩力嗎?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認這他們至少用了四成力即二百斤呢?這不明明是 “察四成撥千斤之句,顯系力勝”嗎?
五十一. 讓一個人站好,用彈簧秤來提他。如果平常人用一百斤拉力可以提起來,大師真的能只用三十斤五十斤就提得起來嗎?那麼,顯非力勝價值幾何?那麼,邵發明先生的“沒有千斤力,哪能撥千斤,”豈不是千真萬確的嗎?
五十二. 《太極拳論》說:“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顯然是說太極拳能以慢制快、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但是二十世紀末有關機構做的太極推手實驗,結果報告說六十歲以上的老拳師沒一個能推敗四十歲上下的壯年拳師。這是怎麼一回事?是因為他們不夠老不夠弱不夠慢呢?還是因為他們不夠年輕不夠強不夠快呢?當年在香港號稱第一推手大師,為什麼在李小龍的直拳面前手都沒抬就倒下去了呢?是他的速度還不夠慢嗎?目前的太極行家,真能以太極手段對抗散打嗎?讓二三個散打亞軍打一個推手冠軍,太極高手真的能給人們一個驚喜嗎?他真的能有還手之力嗎?
五十三. 如果太極拳在本門之內真的能不以力勝、不以快為,那麼,太極推手比賽就應該不分年齡與重量級別。但是太極推手如果“一視同仁,”它真的能保證金牌往弱、慢、無力的一方倒嗎?真的能叫強、快、有力的一方丟人嗎?
五十四. 如果我們作了種種努力,力氣小的依然推不過力氣大的,量級低的依然推不量級高的,那麼我們是不是有理由懷疑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事實上並不存在,即便是太極拳,事實上也同樣是強淩弱、慢讓快、有力打無力呢?
五十五. 太極拳是實戰武技嗎?過去是。現在還是嗎?如果現在還是,為什麼軍警格鬥選擇了拳擊散打,而不取太極推手呢?我們的太極劍冠軍,真的堪與日本劍道放手一搏嗎?
如果太極拳事實上已與真正的實戰脫軌,成了健身運動,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停止關於它的實戰神話的宣傳,把它列為木蘭拳的“武術”一類呢?
五十六. 如果我們經過實驗,證明太極拳的蹬一根子、十字腿、轉腳擺蓮不敵散打的側踢邊腿和旋踢,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用無氧運動補充太極的用意不用力運動?如果實踐證明太極八法不敵散打的三拳三腿加三摔,那麼我們是否應該走出一味推手的怪圈,來一個“精於內家,從而翻之,是謂外家”呢?
五十七. 現在大家都說太極拳能延年益壽,並且說太極拳本來就是為延年益壽而設的。對此我想問的是,為什麼幾位太極宗師的壽命都不算太長,前幾代宗師長壽的比例明顯低於心意形意呢?為什麼練太極長壽的多非實戰拳家,太極門內的實戰高手多不高?呢?
五十八. 太極名家大都挺著一個太極肚,不少人以此為榮。請問這種現象是功態呢還是病態?醫學資料說,男子的腰腹越大,相對壽命越短,大腹便便的人易得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請問是不是不練太極拳肚子大了就容易鬧病,練太極的人肚腹超常就無害有益呢?
五十九. 太極大師大都體重超常。根據一般常識,體重超常的人睡眠時往往會打呼嚕,請問體重超常的太極大師夜裏打不打呼嚕呢?睡眠中打呼嚕往往導致呼吸暫停,由此導致大腦缺氧貧血對腦神經造成傷害,太極大師有無此憂呢?如果太極大師也打呼嚕,他是不是也該減減肥呢?
六十. 現在越來越多的拳與太極拳合營聯營創辦聯合體,已經有形意太極、八卦太極,估計不久就會有少林太極、柔道太極、泰拳太極……出世,這種現象,究竟是太極拳崛起的先兆呢?還是太極拳沉淪的發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