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由於武術市場的需要,新發現軼失的太極拳越來越多。有一套《張三豐太極拳》尤為引人注目。但是我發現《張三豐太極拳》的功架和動作名稱次序竟和楊氏太極拳一模一樣,我怎麼咋看這位張三豐同志不像是楊露禪的祖師爺,而像是楊先生的徒子甚至徒孫呢?
六十二. 1999年世紀之交,《太極秘術》重出江湖。介紹文章說:“從該稿的兩篇序言上看,當年這個手抄本已經是一本完整的書稿,名叫《太極秘術》。而且這個手抄本很正規,線裝木刻版稿本,楷體書寫,工整規範。”但是此抄件人明明說,他謄抄的原稿“方勝數折,字草潦亂,幸可辯識。”他並不知原作品形象如何。介紹人看到的是三抄本的複印件,他是如何看出原書是一部“楷體書寫工整規範”的“線裝木刻版稿本呢?”介紹文章附有原序照片,從照片上看,原序文字確是印刷品,既然真本尚在,三抄之說從何說起?更可怪的是,原件作者署名處,赫然是一個大洞,洞邊僅有毛筆補寫的民國二字,棄無作者名目。明明空洞無物,介紹人是如何“無中生有”地看見了一個“劉鳳梧”了呢?明明是民國年間的出版物,版變成了遠清的手抄本了呢?
六十三. 目前太極家族門戶興旺,估計不久就會超過百家姓的數目。一旦人人的拳都成了太極拳,並且都成了太極正宗,我們怎麼給太極拳下一個定義、貼一個標籤呢?請問太極同仁,針對這種趨勢,大家是應該正本清源、保護太極拳這個著名商標牌呢?還是聽之任之,坐待太極砸了品牌呢?請問同仁,為了優生優育,太極家族是不是也考慮一下實施實行計劃生育呢?
六十四. 許多與太極拳邊都不沾的拳,為什麼要打太極的旗號呢?如果自己真有實力,為什麼不大喝一聲“名拳名家甯有種乎?!”自己創一塊品牌?如果自己並無實力,老老實實地在別人麾下做一個上等兵也就是了,又何必鼻孔插蔥充大象?軌跡拳學不打任何名拳的旗號,不借任何名人的號召,不是同樣紅遍大河上下、江南塞北了嗎?
六十五. 古人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太極拳分化了一百多年了,似乎是到了該合的時候了吧?請問林林總總的太極拳是不是可以集眾家之長而合成一套中華太極拳,作為中外太極拳的權威課本呢?是不是可以修訂眾家太極拳論而編篆成一部太極拳經典呢?
六十六武術界的爭鬥每每起于爭奪正宗名份,這幾年太極拳論戰尤烈。大家置學術的當務之急於不顧,一個勁去爭論誰的祖先與始祖更親近,請問幾百年前誰是正宗,真能保證幾百年後他的子孫還做宗主嗎?如果空有正宗血統,推手推不倒別人,練拳練不上名次,這樣的正宗是耀祖光宗呢?還是辱沒祖宗呢?學術的根本在於練和用,浮光掠影的歷史糊塗帳,關我們切實的修證的什麼事呢?
六十七. 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種唱法。民歌唱法、通俗唱法、義大利唱法、自然聲唱法……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味兒。一個人一種唱法也罷,一個人多種唱法也罷,詞曲盡可以一成不變。太極拳的這式那式,能道不也只是風格之分嗎?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制定一個太極拳統一套路,以這個套路去考各式太極拳呢?為什麼不可以要求參賽者分別以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李式……的風格依次演練,然後決出太極拳全能冠軍呢?
六十八. 太極史中的疑案,我們是否可以繼續存疑,等待物證呢?前人的是非恩怨,我們是否可以予以封存、繞過這些與我們無干無礙而且無益的敏感話題呢?王宗岳蔣發真偽有無並不妨礙我們學拳練拳,陳卜邢喜懷也沒有委託我們替他爭正宗,原始的太極究竟是啥樣大家誰都沒見過,二十年前人們一直把趙堡鎮的太極拳看成是陳氏太極也沒有妨礙趙堡太極接二連三地推陳出新。既然往事對學術對我們都構不成傷害,我們烏眼雞一樣地傷害對方又是何苦來著呢?
六十九. 關於太極拳的歷史,我們可不可從說:“創始人佚名,陳長興楊露禪首傳。”對於太極拳論,我們可不可以說“作者王宗岳,年代待考,武禹襄首傳。”對於趙堡太極,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前代莫考,陳清平近傳。”就像音樂界所說的“民歌,某某記譜”一樣,認定有證可據的事實,而不再去雲彩眼兒裏尋祖宗呢?
七十. 據說電腦這玩藝兒,是外國人根據中國的陰陽八卦創造出來的。但是如今包括比爾蓋次在內的電腦專家,並沒有一個人是易學大師。如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外國人,不知八卦為何事,卻一個個把電腦敲得滴溜溜轉。電腦光屏上沒有畫太極圖,操作鍵也沒有與六十四卦一一對應,但是這一班“數典忘祖”的人,卻在電腦上把世界都虛擬出來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這些練太極的拳蟲,是不是也該學學敲電腦的網蟲,撇開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之燈的“黑話玄學,”只用現代理論“白話科學”詮釋太極,讓太極拳成為科學拳、明白拳、通俗拳呢?
腳踩太極圖,身披八卦衣,難道真的有運動學上的現實意義嗎?幾千年來一直與蔔筮星相沆薤一氣的鬼八卦,難道真的可以指導我們超越現實、贏得未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