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北匯治 長洪武術
李章智着All rights reserved2005.05

「中華民國長拳洪拳推廣學會」是以推廣少林長拳與南派洪拳為主,在國內武術界享有相當的知名度,而這個協會的靈魂人物便是陳清河,陳清河1960年出生於鹿港,是一位農家子弟,自幼對武術就有一份莫名的期待與興趣,在家幫忙農事時將工作當成練功的訓練,如插秧、割稻、扛稻穀…等,當作鍛鍊腰力、抓力、腿力與速度的訓練,也因此打下良好的體能底子。
進入大學以前在當地就已經學習的太祖拳、縱鶴拳、洪拳等武術,進入文化大學中文系之後,就以學術的方式來研究與學習武術,使得武術的學習更加有了內涵,這時期是陳清河在武學思想與觀念的一大轉變,變得更加成熟與富有涵養,在學武的過程中心情難免有起伏挫折,陳清河認為古文的研讀可以調整情緒,譬如莊子的「純任自然,反璞歸真」可以使人心情舒暢,儒家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能勉力學習,因此學武者必須習文,這也是自古以來的明訓。
陳清河成立「中華民國長拳洪拳推廣學會」主要是長拳與洪拳的兩位教師對其有深遠的影響,師承韓門武術的李清茂教學認真,崇尚武德,教學一絲不苟,認為習拳要求一招一式的正確,才能練好動作正確無誤的套路,這對於陳清河日後練習武術與教學嚴謹,注重內斂收攝有關;洪拳張克治教學活潑多變化,時常隨性所致教學,但是並不是不注重基本功法,有紮實的基本功才有靈巧變化的本錢。北少林長拳動作大開大合,既陽剛有力,又奔放飄逸,內含簡潔樸實的古意;洪拳依各式型與套路不同,時剛時柔、身形變化多端,手法靈巧千變萬化,由此為陳清河所主推的武學主軸。
中國武術不應該有神話來矇蔽,但有其實質內涵,可以有正確觀念及理論分析來學習,武學的敎授必然是合於道理,合理的創新才能使中國武術發揚光大,武術是一種生活化的實用學術,能與生活合而為一,陳清河認為武術是一種內修的功夫,只要得以印證即可,武術學習的階段是「習其形、究其意、成其真」,當武術鍛練到能以心及內息可以與天地自然相互相應,身體的氣感可以與山河大地氣機相合,才能體會武術之最。
原本陳清何只是對武學充滿興趣,把它當作一種個人內在修養的一種方法,不喜愛敎人武術,更沒想過以敎武術為業,但是一塊寶玉怎長期會埋才在深山中而不展露頭角呢?民國75年到83年在台北市國術會擔任訓練中心總教練,讓陳清河在武術教學及行政推廣上都有完整的歷練,更有與國內外的知名武術人士、團體接觸的機會、充分拓展了武術界的人脈資源。
為了實現傳承武術的理想,於民國83年成立了「中華民國長拳洪拳推廣學會」,在人才上致力培養一批能文能武的優秀教練與幹部;在武術教學上以長拳、洪拳為主,輔以太極、蔡李佛等拳術;在文獻資料上收集國內外武術相關文獻與多媒體視聽資料;在制度上每年修正制度與規章,調整推廣方針,如段級制度使學員有所依循;每年辦理「長洪杯」位學員提供觀摩聯誼的機會,也訓練幹部規劃活動能力;辦理會訊、年刊、網站,以保留武學資料及學員交流的心聲,這些方式提供了長洪學員一個學習的天地,也實現的陳清河的武術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zh57 的頭像
    azh57

    樂活養生 太極武術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