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史簡述3
李章智着2006.12.21
All rights reserved
www.kongfu.org
秦漢時期:
拳術:
角力在秦朝稱作「角抵」,漢代主要稱作「武戲」,這不僅是一種武術,也是這時期人們習武健身與欣賞娛樂的主要項目,關於拳術技擊的技巧在《漢書.藝文志》有《手博》六篇的記載,後來的人從漢代出土文物中發現了「相錯畜,相散手」,了解「相錯畜」是拿摔糾纏,「相散手」是兩人相互擊打,由此可知漢朝拳術技巧以多樣化,此外拳法技擊技術的多樣化可以從當初許多字的發明與解說中略窺一二,如挨、抵、拂等字,甚至在東漢末年都可以看到「空手入白刃」的記載,所以拳術中遠踢近打,貼身擒拿摔的技巧在此時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豐富與成熟。
器械:
這個時代環柄刀大量的出現,漢初時期冶鐵技術也有突破性的進步,可以說已經進入的鐵器時代,鐵的硬度與韌度比青銅好,所以當鐵製兵器與青銅兵器項互砍殺,持青銅兵器者必定器毀人亡,所以所有武器都改為鐵製,佩刀佩劍相當盛行,漢承先秦的風俗習慣,民間好劍者與劍客甚多,《漢書.藝文志》有《劍道》38篇,而長兵器還是以矛與戟為主,因為這和騎兵與步戰有關,但是到三國時期,矛慢慢取代了戟,當時的地方官吏都必須學習武術,《漢宮儀》:「尉、遊徼、亭長皆習設備五兵。五兵:弓弩,戟,楯,刀劍,甲鎧。鼓吏赤幘行滕,帶劍佩刀,持楯被甲,設矛戟,習射。」當然也有將兵器來當餘興節目來舞武器,將兵器舞弄為餘興節目起源甚早,在秦漢時期記載上可以看到有劍舞、刀舞、雙戟舞、刀楯舞,當然這些武將使起來不會跟跳舞一樣柔弱無力,應該能是剛猛威武,展現武藝與娛樂性。



魏晉南北朝
拳術:
這是一個多民族相互融合的時代,此時角力稱作「相撲、拍張」,是一種全國上下喜愛的運動,皇親國戚相當的喜愛,這時候也流行「搏獸」,以顯示過人體能,矯捷身手以及膽量和技藝,由於此時戰爭頻繁,男人習武 ,女人亦習武,這個時期拳術是否有發展成為派別不可而之,但是從記載上看來拳術上的技巧已經相當的成熟了,另外一提的是馬術到目前還是很重要的技能,「(傅永)有氣乾,拳勇過人,能手執鞍橋,倒立馳騁。」,由此可知拳術與馬術已是一般武人必備的技能。
器械:
當時不僅騎兵用矛,步兵也用矛,當時各種器械都有專門使用技巧,可知也有一定的專門武術教授者,《抱樸子.自敘》:「刀楯及單刀雙戟,皆有口訣要術。以待取人乃有祕法,奇巧入神。若與此道與不曉者時,便可以全獨勝,所向無前矣。」,可以知道器械有專門技術的教授,學習者可以以弱搏強而取勝,刀除了刀楯使用外,也有單刀術、雙刀術與長刀的使用,棍棒的使用也是有專門的技術,《抱樸子.自敘》:「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可以這時候也發展出針對不同武器如何取勝的技巧,是武術上大事。

隨唐五代
這個時期最出名的一段故事大概就是「十三棍僧救秦王」吧! 當時戰爭動亂,僧徒習武保護寺院財產與安全在當時應該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少林寺的僧人協助李世民與王世充作戰,因而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嘉獎,少林寺遂以武顯名,另外此時武將的產生從以武藝弓射取士,武猛謀略的薦舉到武舉的制度的確立。
角力在此時一樣相當的風行,也十分注重技術,「前衝後敵,無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盡是用拳之手」,可知角力不是以蠻力取勝的天下,南北朝之後鋼刀一直是主要的步兵和騎兵兵器,「劍」已經退出了軍事戰爭的主要戰場,在唐朝軍隊的標準裝備中,只能見到刀式(1.儀刀2.障刀3.橫刀4.陌刀)而無劍式了,其中特別的一提的是陌刀又稱斬馬刀或砍刀,陌刀在唐朝被廣泛使用,劍這時候大致上只用來當作配飾、防身器具與表演娛樂,劍術的造詣在這時期有相當大的發展,「劍器渾脫」可謂是當時劍術技藝的一項重要指標,「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是謂三絕,可知劍術在當時是十分被重視的一項技藝,否則不會被稱為三絕之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h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