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太極拳的發展現況與展望
李章智 2007.4.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古傳陳式太極拳協會
kongfu@tomor.com
壹、前言:
探討『台灣太極拳』的發展現況與展望,對於現在著重健康與養生的社會是必要的,因為這是傳統文化與社會潮流協調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一支,所以在探討「太極拳的發展現況與展望」時,很難獨立於「武術」之外切割分析,所以在探討太極拳時不可避免的提及武術,這是必須注意的。
目前在台灣發展的傳統中華武術運動運動,從事這類運動人口最多的就是太極拳,面臨社會型態的轉變中,太極拳一如大多數的中華武術從格鬥性武術性運動,轉變為運動性(競賽性)的運動,進而變成休閒性運動,這急遽性的變化,其衝擊性不可謂不大,中華武術除了原本核心價值(戰鬥、防身、保家衛產的技擊性)的需求轉變外,其原來的傳承體制也面臨解體與轉型的考驗,這是文化傳承面臨時空蛻變,也是社會潮流的需求使然。
貳、歷史的回顧~太極拳在台灣的歷史發展
(壹)前言
太極拳傳入台灣的歷史非常的短,根據目前的資料知道太極拳最早在台灣出現是民國34年台灣光復時,由周敏益與謝鏡湖(吉正)在新竹教授太極拳,但是可以說練習或是知道太極拳的人口非常的稀少,而太極拳真正的興盛起來是在1949國民黨遷移到台灣後,因為此時有著大量練習武術的人口進入台灣,有充分的教學者(教練),才能推廣與增加練習的人口(學員)。
因著兩岸各自政體發展之故,太極拳在台灣與傳統武術在台灣,有很大的不同環境影響,這些不同的社會環境,這差異使得形成不同的價值與特色,因此本研究,綜合結果,簡單的做一個表格就可以來比較台灣地區太極拳與傳統武術差異性。
比較項目
|
台灣傳統武術
|
台灣太極拳
|
傳入的時間
|
至少可以推到鄭成功時期(西元1662進入台灣),到2007年為止,有345年。(傳統性高)
|
目前最早資料是1945傳到台灣,到2007年只有62年。(傳統性高)
|
傳入台灣後學習目的
|
保衛家園、保護生命與財產
|
早期也講究武術運用,但是以養生保健目的性高
|
與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結合
|
結合度高,與當地宗教,節慶高度結合,往往形成地方文化特色。(如宋江陣、廟會活動等)
|
結合度低,可能僅為地方社區活動項目。
|
傳入種類
|
種類繁多,從早期閩南一帶拳法到南拳北腿上百種形式各異的派別。
|
種類少,以陳、楊(鄭)式太極為主,其餘派別練習人口少。
|
套路
|
刀、槍、劍、棍、遠打、近攻內容豐富,推測可達上千種。
|
各個派別的套路幾乎不出五套。
|
練習人口
|
青少年多
|
中老年人多
|
一般人容易迷失在小說或傳說中,誤認大陸地區武術是傳統全部的菁華,事實上在近代中國的武術出現了歷史上重大衝擊,使得大陸地區傳統武術一般被認為有下列幾點的缺失,所以相對台灣的武術就保有傳統的可貴性與歷史的研究價值性。
1.嚴重破壞與喪失:由於內鬥,政治與經濟不穩定,造成人事物的消滅與流失,許多武術的教練人才中斷與傳統套路大量的失傳。
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