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智 2007.4.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古傳陳式太極拳協會
kongfu@tomor.com
當然這些是十分被詬病的情形,但是不是所有的武術門派都是這樣呢?當然有些武術門派情形十分嚴重,有些尚可差強人意,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
相對的列表來比較一下台灣與大陸的太極拳的變革情形,可以發現太極拳在這些情況是相對上是比較不嚴重。
比較項目
|
台灣地區太極拳
|
大陸地區太極拳
|
流傳時間
|
1945年至今(2007)只有62年。
|
從陳長興(1771——1853年)即使從1800算起也有207年。
|
中斷情形
|
雖談不上政府大力支持,但沒有政治與經濟上的破壞,民間發展不斷。
|
期間大陸地區因政治鬥爭因素,武術練習中止十來年,人才與傳承受到嚴重的損傷。
|
傳承的保留(各派傳人人數)
|
陳、楊兩家居多,其他派別教學與練習者甚少,談不上太極拳總體的具體而微的縮影。
|
陳、楊、吳、孫、武各家主要傳人均在大陸,雖有興衰但派別大致完整。
|
武術上融合創新與交流
|
台灣民主自由的社會,不僅太極拳界與武術接交流頻繁,許多國術大師兼練太極,其他武術如空手道、跆拳等武術多少也會涉略太極拳。
|
大陸太極拳發源甚早,不乏許多武術兼練太極拳,如早期李瑞東、孫祿堂、吳峻山、鄭曼青等,後來中央國術館太極拳也是教授項目,常東昇也創常式太極拳,故以發展數種創新的太極。
|
由這個部份比較上,可能讓人比較氣餒的是1.具傳承性但非唯一:雖然大陸有遭受文革的摧殘,但是太極拳在種類上的保留上看來能比台灣還多,而台灣地區雖因經濟與政治的穩定發展,太極拳蓬勃發展,僅有六十餘年的歷史,而且種類不足,難以唯一傳承自居,且有些太極拳名家散居香港等海外地區,所以說有道統但非唯一。2.種類齊而發展偏頗:僅陳、楊兩派太極拳師資與習者眾多,較為興盛,其他諸大派別傳人不足,學習者不多,談不上發揚僅能勉強維持傳承。
可喜的是在台灣民主與自由的風氣下有其發展的空間更加廣泛與活潑,太極拳因其動作的特殊與良好的效果,因此產生其一定的影響作用,在這些效應我們將太極拳的影響分為「主」與「客」,來探索太極拳的影響效果,1.所謂的「融合創新」:是以太極拳為「主」,其他的為「客」,例如:將鶴拳的技法加入太極拳,使太極拳有新的風貌,這便是「太極拳的融合創新」,以太極拳為「主」的影響早年多是武術類,因為台灣除了匯集大江南北各類武術外,也早與國際接觸進行文化交流,在民主社會的自由風氣與經濟發展下,武術或太極也變得活潑與多元化,各類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是必然性,也促使太極拳的內容更多彩多姿;2.「多元化」是以太極拳為「客」,其他文化為「主」,例如:在雲門的舞蹈表演或其藝術創作中加入太極拳的概念,這便稱作太極拳的「多元化」,近代許多文化與藝術都受到太極拳的影響,舞蹈結合了太極拳,茶道中與太極的融合或醫療上運用了太極拳等的發展,這些也為太極拳注入了新生命。
留言列表